一名任職某企業高階主管、55歲的陳先生,平時工作雖忙碌,但仍保有正常的飲食、起居生活及固定的運動習慣。在2年前開始感到腰部痠痛,某次員工健檢抽血驗出PSA(攝護腺特異抗原)指數高達650ng/ml(正常值0~4ng/ml),經進一步病理切片及骨骼掃描後,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至全身骨頭,確診罹患合併骨轉移的晚期攝護腺癌。
景煌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陳忠信醫師表示,攝護腺癌就診中的患者,不少人未定期接受PSA篩檢,對攝護腺癌的警覺性也較低,等到骨頭劇痛或檢查後才被診斷出攝護腺癌,期別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者居多。
根據臨床經驗,晚期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的機率達7成以上,一旦患者發生骨轉移,就可能會出現轉移部位疼痛、骨質疏鬆、骨折等症狀,嚴重者還會因為脊椎骨折斷壓迫神經,導致下肢癱瘓。針對晚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的治療,原則上會先採荷爾蒙治療阻止腫瘤生長,初期多有不錯效果,但兩年左右就可能產生抗藥性,骨頭疼痛、骨質疏鬆問題會再度加劇。
景煌當荷爾蒙治療失效後,為改善患者骨轉移情形,也有許多新興治療,陳忠信醫師表示,其中放射線同位素療法,是用和鈣質相近的放射性同位素,容易被人體的骨骼吸收的特性,直接進入骨轉移的部位消滅癌細胞,藉以減緩骨轉移及其帶來的不良併發症,恢復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放射線同位素療法還是目前唯一經過臨床試驗證實,可延長晚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患者生命的骨骼治療方式。
醫師提醒50歲以上男性,以及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的高風險族群,考慮接受PSA篩檢,初次或先前篩檢指數低於4ng/ml,可每3~5年做一次檢查,但若是超過正常值,則需要每年檢查追蹤。
景煌
留言列表

